憂鬱傷痕手札
01,我的體內恆常有一個黑洞,分分秒秒都在啃食著,它固著在我的體內,吸光了我所有的感受與情緒每日的日常,我與它對抗、對話,那不時閃現的否定自己的想法,來自於童年某些事情未癒合的潰瘍,反覆死亡之意念,頻繁地湧出,如此頻繁的頻率,已忘了多久了,將近一年超過了吧(以往沒那麼頻繁若是真正出現死亡意念大約5年了吧,一直在和它對抗著),02,我只是想起國三那年在資優班,課業壓力重,慘白的白牆包圍著深夜讀書的我,漲破的血管,冒汗的手心,我捶牆擊打牆壁,或搧自己巴掌,大力擠壓著雙眼的眼球升上高中以後,就放棄學業了,不放棄會陷入更大的深淵會病會瘋,03,不知道為了什麼要繼續寫作下去了,起初妄想寫詩可以讓自己不那麼自卑、重建自信緩解那無法言說的痛苦後來,發現都是那拯救不了的(妄稱拯救了,是否真能緩解片刻的痛苦,都讓我深深懷疑),04,最近在讀珍奈·溫特森的傳記,對她而言,詩是救命的細繩、文學是救生艇我必須相信她,她也是死過兩次的人啊然而愛拯救了她,愛與被愛是我始終學不會的事情我知道有人愛我,僅僅是知道而已,我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任何情感的湧動斷斷續續,體內的混亂影響著我的日常,很多年了,仍然無法處理這團陰影(黑洞或著心魔),每天都很努力地維持日常生活的秩序,05,大學班導N曾在畢業後賴我,說有個大一新生患有思覺失調症,而他文筆很好,班導說她似乎在那位新生文章裡,看見我的影子因此想問我該怎麼幫助他,後來,班導N說:「是喔,我一直覺得你很穩定耶」,我想,為了這外顯的穩定,為了讓自己有合理適當的正常人的社交反應,我是付出了多少努力,06,我只是想起,表哥大學延畢兩年後,被醫師診斷出有憂鬱症,也有在服藥母親說我可以幫助他,因此讓舅媽來家裡,聽我分享自己的狀況說著說著,舅媽隱隱掉淚,起初我面無表情地說,後來隱隱覺得有把刀刃插進心裡多荒謬啊,要一個有病之人分享自身狀況,為了要幫助另外一個有病之人太赤裸太殘忍了,最後我們開車到舅舅家,然而,舅舅否認自己的兒子沒憂鬱症,於是我們就回家了,只是覺得極度荒謬,母親要我幫助表哥,和舅媽說我已經走出來了,我否認,撒了謊說是有好些啦(同時間,我在和舅媽分享時,那死亡之意念又再次反覆閃現),那時讓我覺得荒謬的是,母親極力想幫助堂哥,而我裝作已經好很多,以「過來人」姿態分享憂鬱症患者的心理想法與症狀,07,只是想起了,父親說我的身體不好是因為業障重,他說我沒有病不用去看心理科父親說我在自卑什麼呢,身體沒有缺陷家裡也沒有什麼經濟困難母親說我應該知足,很多非洲的人都沒飯吃了,你出生在我們這個家庭算是狗屎運了於是,我只好保持沈默我緊閉我的雙唇,不讓任何求救訊號,從溫軟的縫隙裡溜出,08,於是我寫詩,每首詩都是我的狼煙,但後來它們都成了灰燼,09,後來的我終於發現,我會討好他人的原因來自於我怕他人生氣我想起童年時代父親發怒而我被罰跪,在死白牆角瑟瑟發抖的樣子,祖母信奉日本時代的棍棒教育,因此我們這群小孩常常被打我只是想起有一次祖母抓著我和堂妹,假裝要把我們丟進溪河裡,堂妹不以為意老神在在;而我全身顫抖著咬著牙根求饒,年幼的我真的以為自己會被丟進溪流裡,童年時代,親戚朋友來家裡作客時,祖母總會說這個故事祖母最常說:真是沒三小路用做任何事情有錯誤時、膽小害怕時,祖母總說:你真是沒三小路用,童年時代的我,好恨自己呀,討厭自己為什麼不能聰明伶俐,為什麼那麼內向拙於應對,那麼那麼的膽小,「沒三小路用」這句話成了我的魔咒,長大以後每當事情出差錯,沒做好時,心底會不時漫起一句「你真是沒用,什麼都做不好」,到了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這來自於童年時代的反覆被否定,10,記得大學畢業去打工時,作文書處理的工作,要把進貨單子匯入電腦系統曾和母親說今天終於星期五了耶,是Happy Friday,母親說你做那工作很輕鬆,做做看苦工你就知道了確實,客觀來說,我的工作是算輕鬆的但讓我痛苦的是我的心理失衡因爲不能有一絲的錯誤,我會反覆檢查某些數字,然後呼吸混亂、肌肉緊繃,用我的呼吸去校對每個編碼數字,而次數必須為固定或大於某個模式,然後我會反覆懷疑是不是剛剛那張單字有錯誤,我想起童年時代,很常丟三落四東西(現在仍是),課本忘記帶、水壺外套橡皮擦雨傘不知道丟失多少個了任何一個父母都會責罵的吧,母親也是後來國中時我就養成每個放學固定檢查抽屜的習慣,然而,後來變得病態,在全部檢查完後,我會反覆懷疑還有東西沒帶齊,從1數到10,如此數3、5或10次(有時候會更多),然後覺得痛苦又不得不這樣做,而現在生活日常裡的強迫症狀,偶爾會出現,不過沒有造成我生活的困擾,11,然而,祖母會那樣做也是有其背景,一個老人家要照顧6個孫子,小孩子又調皮且不受控,時常亂跑到馬路而祖母煮飯時該如何照顧呢?無法用講的,只能用嚴厲禁止的,只要有誰出客廳就打只能說我剛好是個敏感的小孩,所以即使是一些小事件也會造成了往後深沉的傷害,12,曾經我好恨自己敏感的特質、恨自己的不適合這個世界的種種性格於是試圖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捏造一個適合這個世界的人格,後來想當然爾就出問題了,13,客觀說來,我有一個很不錯的父母父親白天在化工廠上班,晚上自己開補習班教英文然而高中、大學7年我的英文幾乎都被當掉,父親沒有一次因為成績責怪我,甚至也沒有說過什麼母親也是沒有因為成績而責怪我什麼,反而還問我讀書會不會太累父親母親也從沒干涉過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支持(或不反對)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寫作,我知道父親、母親是愛我的,但我無法感受愛,無法愛人與被愛,這讓我感到沮喪在這個家庭裡什麼都可以聊,相處融洽,但每個人的心事,心裡真正的想法並不會透露給彼此知道,14,我想起曾經問過母親:「你愛自己嗎」,母親說:「愛啊!哪有人會不愛自己」,這讓我大感驚訝,我一直以為愛自己這件事是需要學習的而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不說愛自己了,僅僅只是不討厭自己、甚至不恨自己,都是需要反覆練習的,而至今我仍然還沒學會,15,而我也學不會社會化,經常說不得體的話,無法在對方說出那句話後,去接合宜的話曾經我恨自己無法社會化,現在,只覺得那就這樣吧,格格不入、怪異與非主流莊子在那個年代不也是非主流,然而,我覺得他蘊含著生命的智慧,16,細細碎碎說了一堆,只是想起前些日子,大嫂問我要去花蓮讀書有沒有什麼期待我說還好耶,心裡想著:更多的其實是焦慮,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寫,甚至是有沒有資格寫,聽說老師很嚴格,可能至少要3年才能畢業,於是啊,我在想,啊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了吧,反正也不差這一次了,當然,這並不是宣告著我會消極以對,而是我定當全力以赴,盡我最大的能力,如果不行那就也無法了,不要勉強自己,母親說如果讀不下去就回來吧,17,如果真的不行就回來吧,我和自己說,即使我只剩下寫作和文學了我只是害怕再次跌那些惡夢,那些曾經因為課業而有自我傷害的行為,那被四面蒼白牆臉注視的夜晚,18,即將啟程的夜晚,溫柔的歌陪伴著我特別是張懸<親愛的>,陪我度過大學孤單的四年,而這首歌的末兩句如此說著,「別忘了,要溫柔別忘了,要快樂」,溫柔於我而言是可以去練習而去習得的,然而,對於快樂這種情緒,只能靠著想像去追溯捕捉,甚至,因為太久沒有親身感受,我再無法靠著想像去將它召喚回來 ,19,只願此次前行,願東部的大山大海,能溫柔安撫我那碎玻璃般,渴愛的靈魂,20,願這世界不再有受苦之人,,/,我的詩文創作帳號 IG:,https://www.instagram.com/rain_candy_poem/?r=sun1 匿名 @2020-09-09 17:11:31
即刻登入 Zuvio 校園
使用此功能前,請先下載 App 進行實名認證
這個活動只限APP版
可以點擊前往下載 app 參加活動
下載 Zuvio 更好玩
3 日 CP、賭場、抽獎等你來
即刻下載 Zuvio 校園
使用此功能前,請先下載 App 進行實名認證
即刻下載 Zuvio 校園
使用此功能前,請先下載 App 進行實名認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