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宋教仁

民國二年,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於上海火車站遇刺,終年31歲,這段歷史相信有認真讀過書的人應該多少都有一點印象,但只限於這件事情,所以宋教仁是誰?為什麼他的死亡會被寫在課本?為什麼他只有在死前才稍稍被提及?,宋教仁是清末的革命人士也是華興會的副會長,跟著黃興、孫文等人一同建立中華民國,在革命中他建議採用的中區革命在第十一次革命(武昌起義)終於拿下勝利(註1),奠定了現在國家的基礎,為了不讓袁世凱獨攬大權採用了內閣制,並制定臨時約法讓老袁只能當花瓶...,雖然革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但他的付出絕對不亞於只負責募款的孫文,如今卻沒有人知道他是誰,這中間到底出現了什麼誤會,我們的最早期的國編版課本由蔣家所確認後發行,顯然洗腦了許多老一輩的人,完全印證了歷史是由贏家(某種程度上)寫出來的但後來的課本提倡讓學生更容易學習就把厚厚一本教科書一直砍,只留下重要的人物(註2),以宋教仁為例,課本交代了人死掉了卻未提及為什麼他會被暗殺,他做了什麼,他的死亡會有什麼後果導致根本沒有連貫,只剩下單一的事件只能任由認真的老師補充,我也不認為這種作法讓學生學習的比較輕鬆,一個對國家如此有貢獻的人,處處為了國家著想的人,卻被後世遺忘顯得各外諷刺,希望這篇文章能引起各位對這段歷史的興趣並親自去看其他書籍了解他到底做了什麼(註3、4),(部分資訊來源於 國父們 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註:,1.前十次皆採用孫文建議的邊區革命,邊區革命:在中國窮鄉僻壤發起革命,由於軍隊不多故成功機率頗高,但在這種地方成功沒有人知道,也沒辦法讓周圍民眾響應,風險低但利潤也很低,中區革命:在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發起革命,雖然有一定軍隊,但只有一成功其他人都會知道一起加入戰局,風險中等,首都革命:擒賊先擒王直接在北京革命,但若被發現就沒有後續了,風險高利潤也高,第十次革命為廣州黃花岡之役,2.留下的大多都是開國皇帝、亡國皇帝、有名的皇帝和部分有名的人(按順序如:朱元璋、溥儀、乾隆、張居正),且部分有名的人則是打醬油用的,篇幅不會太長(例:宋教仁),3.這段歷史本人只讀過九十九課綱之內容,若一零八課綱有變化故無法得知,請各位諒解,4.如有錯誤歡迎於留言區糾正 精誠高中 zxywv580 @2021-06-03 15:54:58

天天看話題,累積七日拿大獎
今天獲得了100點
完成
文章不存在
有些文 一旦錯過就不在
我知道了
刪除文章
刪除的文章無法復原,確定要刪除嗎?
取消
確定
這個活動只限APP版
可以點擊前往下載 app 參加活動
我知道了
前往下載
下載 Zuvio 更好玩
3 日 CP、賭場、抽獎等你來
等下再載
立即下載
先不要
聯絡 Zuvio
我知道了
發文成功
馬上分享文章連結叫朋友來幫忙留言
先不要
複製文章連結
哎呀!圖片上傳失敗
圖片超過5MB或格式錯誤
即刻下載 Zuvio 校園
使用此功能前,請先下載 App 進行實名認證
關閉
即刻下載 Zuvio 校園
使用此功能前,請先下載 App 進行實名認證